超前小導管支護技術在水庫灌漿中的施工過程如下:
1、鉆孔
按照設計,用測量儀器進行小導管位置的放樣.在掌子面上作好孔位標記。鉆孔直徑選用50mm.大于設計導管直徑3-5mm,孔深控制在3.6m,大于設計長度10cm。
鉆孔時采用帶沖擊的YT一28手持風鉆開孔,以10°~15°的外插角鉆孔.鎖腳錨管為俯角30°。開孔后用吹管將砂石吹出。清除孔底浮渣,確??咨?、孔徑、傾角等符合要求,防止堵孔。在松軟層也可用游錘或手持風鉆直接將小導管打入同時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開挖的進尺以保證超前小導管的有效搭接長度,以使下一循環的施工順利進行。
2、安裝
在型鋼拱架架立后進行小導管安裝。將加工好的小導管插入已鉆好的眼孔,同時將小導管尾部焊接在已架好的鋼支撐上以充分發揮小導管的支護作用,后用錨固劑封堵導管孔口周圍及工作面上的裂縫。并用棉紗把孔口封堵。以防噴射混凝土時小導管堵塞。
3、注漿
1)注漿采用孔口注漿管注漿,用閥門控制排氣管與注漿管,排氣管采用φ20塑料管,插入孔底5~10cm處,注漿前按設計壓力進行壓水試驗以檢查管路和機械狀況,確認正常后進行壓漿試驗,確定的注漿參數,據以施工。
2)注漿順序從拱頂順序向下,如遇竄漿或跑漿.則間隔一孔或幾孔注漿。
3)注漿壓力按0.5~1.0MPa控制,持壓3~5min后停止注漿;注漿量按設計注漿量控制.漿液濃度按先稀后濃原則控制,如注漿超量,而且未達到設計壓力,應增加漿液濃度繼續注漿,直至符合注漿質量標準。
4)注漿過程由專人負責,及時掌握注漿時間、漿夜消耗量及注漿壓力等數據,避免因壓力猛增而發生異常情況。
5)對固結區進行鉆孔取芯,觀察漿液充填情況。如達不到設計要求,應補注或重注。
通過對在施工中洞身段埋設的收斂觀測點的持續測量監測,洞身圍巖兩個月后趨于穩定,達到了設計要求超前小導管支護技術在灌漿平洞施工中,對防止圍巖惡化,控制洞身變形作用是顯著的。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